死在风华正茂的短命恐龙

发布时间:2011-11-24 00:00     文章来源:     作者:


                                   



        据Discovery News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远古北极圈内的恐龙寿命较短,很难活过20岁。冬天的北极也许是很美妙的冰雪幻境,但对于很多史前生命而言,糟糕的自然环境可能使得生存变得极为艰难。



        高纬度的恐龙化石可以更好的解释史前动物体内的“生长带”,以及它们的生存状态,科学家可以像研究树木的年轮一样研究恐龙。



        科学家通过研究腿骨交叉部分的生长带数量和间隔,来判定其生长率,以某个恐龙化石为样本,科学家测量每块骨头的生长带距离中心点的距离,发现生长带的距离逐渐变窄,这意味着其生长速度在逐渐减缓。



        通过这个过程,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极地恐龙在青年时代生长迅速,9岁时能达到性成熟的状态,19岁死亡(假定其不因重大疾病或变故夭折)。



        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博物馆地球科学馆长米勒和他的同事们将注意力集中在6500万到7000万年前的厚鼻恐龙化石上,厚鼻恐龙是角龙科的一种,体形庞大、群居、食草。与其他角龙在眼鼻位置长有巨大兽角不同(比如三角翼龙),厚鼻龙长着一个硕大的头,头骨的厚度很大,这也是厚鼻龙名字的由来之一。



        厚鼻龙在北极地区并非唯一的恐龙,阿拉斯加北坡地区曾经生活着数目庞大的其他食草和食肉的恐龙,最普遍的是像埃德蒙托龙一样长有扁嘴的恐龙,还有大量的暴龙、少部分驰龙以及人类大小的伤齿龙。厚鼻龙也许曾是肉食恐龙的盘中餐,但是由于其庞大的身躯,将近4吨重的体型,科学家推测很少有成年健康的厚鼻龙被捕食。



        曾经推测的这里应该会有蜥蜴、鳄鱼和龟科动物,都没有发现。有一种解释是,这些动物很难到达阿拉斯加这一地区。



        科学家认为,连接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峡“通道”或许更像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屏障,曾经被认为是物种迁徙的“高速公路”,但现在的研究认为亿万年来白令海峡在生态功能上的意义,用“筛选”更为恰当。



        然而,事实证明恐龙穿过白令海峡到达了阿拉斯加,但是它们需要面对每年一次的严冬考验。虽然科学家认为恐龙时代的阿拉斯加仍有植物分布,而且当时的北极比现在同纬度地区暖和的多。无论如何,长时间的寒冬和暗夜,对于生活在那里的物种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恶劣影响。科学家希望未来对极地恐龙的研究更多的放在迁徙行为、越冬策略和恐龙生理机能上。



 



转自光明网


本期服务顾问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服务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扫微信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