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综述 | 纳米药物临床转化安全性评价的前瞻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9 17:14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百替生物

近年来,国内外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不断涌现。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纳米类药物在药代动力学行为、被动或主动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纳米药物的种类多样性和理化性质特殊性使其治疗原理和体内代谢特点与传统小分子或生物大分子药物有显著差异,潜在安全性风险差异较大。因此,要实现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需要重点考量安全性评价以及纳米药物设计和使用中涉及的安全性问题。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孟幻教授团队和肿瘤中心Zev Wainberg医生团队等联合在《Small》上发表了题为:Safety Considerations of Cancer Nanomedicine—A Key Step toward Translation的综述,文章以传统纳米安全性研究为基础,借鉴脂质体临床转化研究经验,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肿瘤纳米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进行了总结和前瞻性分析。

作者以三个脂质体成功案例为切入口,即DOXIL(阿霉素脂质体)、ONIVYDE(伊立替康脂质体)和 VYXEOS(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定比载药脂质体),着重阐述了其中涉及的安全性问题。脂质体包裹后的化疗药与小分子药物安全性数据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毒作用机制、临床不良反应事件上。继而对新兴的纳米材料和肿瘤药物载体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进行了归纳,重点讨论已经获得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或进入早期临床研究(如纳米金壳AuroShell)等体系的安全性数据。

一些前沿学科为以IND为导向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文章简单阐述了从“纳米材料表征→ 高通量细胞水平研究→多种实验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ADME和毒性评价→ 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评价和管理”的工作流程,并对纳米药物安全性中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前瞻性分析,包括米药物与传统药物不同的ADME特性和毒理学机制、纳米药物宏量制备规范差异性引发的安全性、一致性和疗效差异、设计以IND为导向的标准化安全性评价规范、新型的纳米安全性评价手段(如:Lab-on-a-chip)、实验动物毒理结果与人体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等。

作者继而分享了课题组在开发磷脂包被纳米介孔氧化硅载体(硅脂体,Silicasome)过程中的研究经验。较传统脂质体而言,硅脂体在载药、肿瘤靶向、稳定性、生物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过去几年中,团队设计、合成、优化、量产(~100克/批次)了伊立替康硅脂体,在治疗胰腺癌和结肠癌肿瘤模型方面取得了成功,该伊立替康硅载体极大改善了该类药物骨髓毒性、腹泻等安全性问题,有望成为“新一代”脂质体,旨在开展更加安全有效的纳米肿瘤治疗。

最后,作者指出在临床纳米药物安全性的背景下,有必要考虑利用预测毒理学专业知识,以期将纳米材料特性和制造工艺与其安全特性相关联,且现有知识需要进一步纳入临床基础设施中,以进一步生成数据和制定监管决策。

参考文献:
[1] Liu Xiangsheng, et al. Safety Considerations of Cancer Nanomedicine—A Key Step toward Translation. Small, 2020. DOI: 10.1002/smll.202000673.

本期服务顾问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服务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扫微信咨询我们